轉載:

「退 回服貿!退回服貿!」被學生攻佔的台灣立法院議場內外,反服貿的口號此起彼落。世新大學新聞系四年級學生陳致平,已經連續數天出現在集會會場,跟隨著學生 及群眾喊口號。「我校同學們都快畢業了,很擔心找不到工作,就算找到了,薪資也非常非常低。『22K'就是一般大學畢業生的平均工資。」台灣年輕人,常將 「22K」掛在嘴邊,意思是大學畢業後一般獲得的薪資水平︰只有2.2萬至2.5萬新台幣,折合約5500至6250港元,低於香港統計處於今年3月公 佈、2013年的香港15-24歲年輕人平均工資1萬港元。「而且由於台灣大學很多,大學生畢業後當服務行業,比比皆是,不僅薪低,而且缺乏往上爬的機 會,」致平說。

曾任李登輝總統及陳水扁總統的最高經濟決策官僚、經濟建設委員會前主委陳博志,在其2010年出版的著作《EFCA不能說 的秘密》中形容,台灣青年,自2008年以後,便進入「低就業、低工資、低成就」的三低時代。書中指,自1990年代台商大量赴中國大陸投資,而用中國大 陸勞工取代台灣勞工,令台灣製造業及服務業成長趨緩,甚至停滯,影響年輕一代收入,形容台灣青年,陷入結構性失業。

到立法院會場聲援的上 班族郭妤容,從國立台灣大學畢業未夠一年。任職市場組助理的她,工資有2.5萬元新台幣。由於家鄉在台南,她於台北要另覓房子,每月要付1萬元的租金,但 只有12坪的單位(相約400呎)︰「剩下的生活費,就只有1.5萬元,生活費、坐捷運等等,都用去了1萬元,所以根本沒有多餘的錢。」她希望政府聆聽年 輕一代的訴求︰「我覺得官員都好像不知道市民的生活⋯⋯之前看過一篇文章,說到台灣年輕人沒志氣、懶惰,我覺得現在是,儘管你怎麼努力工作,都好像改善不 了生活。」

 

按台灣主計總處的數字顯示,於2009年的金融海嘯時期、即馬英九上任總統的一年後,台灣錄得-1.81%的 經濟增長,而於2009年同大陸簽訂《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後,根據中國大陸海關統計,2012年由台灣出口至中國貨品總額為1322 億美元,比2011 年同期增加5.84%。涉及ECFA優惠關稅的項目中,台商兩年累計起來獲減免約6.48 億美元關稅,反映ECFA對台灣的出口市場有一定幫助。而台灣的整體經濟,亦於2010年錄得10.76%的驚人增幅,但其後增長開始收窄,2011年為 4.19%、2012年是1.48%、及至2013年有1.74%增幅,反映台灣經濟亦有一定增長。

台灣主計總處於去年11月發表一個有 關企業盈餘分配的經濟調查卻顯示,由2001至2011年的十年間,台灣 企業將更多的經濟收益,分配到企業營業盈餘,而分配到受僱人員報酬的比重,卻由1990年的51.71%降至2001年的48.3%、2011年更降至 45.7%,即企業將營利分撥予僱員薪金的比例逐年調低,僱員未能享受到經濟發展成果。

而對比昔日的「亞洲四小龍」:南韓、香港、新加坡在2002至2012 近十年間扣除物價後,平均實質薪資年增率分別為2.6%、1.2%、和0.9%,台灣卻是-0.31%,僅略優於日本的-0.81%。

負責統計的主計總處解釋,由於金融自由化、交通、通訊與資訊科技進步及貿易藩籬的解除,加上中國、印度及前東歐等國家釋出大量勞動人口,令全球經濟整合程度日益加深。

在 全球化趨勢下,企業的資金與機械設備快速跨境移動,廠商得以分割生產線,實行國際分工,即迴避與國內工會協商,使用新興與開發中國家提供的大量廉價勞動 力,追求生產成本極小化並創造最大商業利益。令工會力量也因全球化而遭到削弱,以致勞動薪資增長空間受到壓縮,甚至面臨下行壓力。報告更特別點名指,由於 中國大陸「同文同種」兼具地緣之便,有利台灣廠商產業大量外移,就業人口隨之外流,以致1995 年來受僱人員報酬與營業盈餘佔GDP比重明顯互為消長,顯示在全球化競爭環境下,資本所得遠優於勞工所獲取之薪資報酬。主計處總的解釋,與陳志博的分析 「三低」世代的原因,相當契合。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藍佩嘉接受本刊訪問時表示,現世代的年輕人,陷於低工資、卻面對高房價、高通脹的問 題,年輕人由單純關心經濟發展,變為更加重視經濟發展的背後的模式︰「他們絕對希望經濟成長,帶動自己的工資上升,但是從過去幾年貧富差距拉大的情況,越 讓學生們質疑,服貿協議的大餅、它所成長出來的經濟果實,是多數人能分享,還是只有少數的財團?這些都是學生們及年輕人們更為關心的,他們重視的,是一種 公平的收入分配模式。」

荷蘭國際亞洲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曾柏文接受本刊訪問時亦指出,即使馬英九總統及政府部門,多次試圖用服貿協議的經 濟效益來說服學生,反而更激化年輕人仇富、爭取公平的抗爭心態,而台灣經濟增長與工人薪資出現極大落差,增加了學生對經濟報告、專家及政府官員的不信任 感。「台灣的年輕人的情況,就好像香港一樣,香港人對地產商、所謂『地產霸權』的排斥,也往往會激發年輕人仇富、甚至走上街頭。」

 

除 了年輕人外,台灣普遍民眾,薪酬水平仍遠低於周邊地區。根據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數據,台灣2012年非農業員工的經常性薪資平均約為1550美元而對比其 他「亞洲四小龍」的非農業員工,香港非農業員工去年平均有2119美元,新加坡亦突破3,500美元,韓國也突破2,500 美元。而台灣去年的平均數1550美元,仍追不上香港和韓國十年前的水平。若進一步排除物價的數字顯示由2002至2012十年間,台灣實質月薪竟然錄得 平均0.31%的負增長,韓國、香港、星加坡的實質月薪,於十年間卻平均有2.99%、1.23%及0.94%的正增長。

國際貨幣基金組 織(IMF)制定的「各國人均生產總值」(GDP per capita)計算方式,將地區所有生產的商品和服務除以同年的人口的人均生產值。反映地區的居民消費力。而IMF 數據顯示,新加坡的人均生產總值為52179美元,為上述四地區中最高,而香港則為38797美元,台灣是21141美元,低於南韓的25051美元。以 《經濟學人》的「巨無霸指數」(Big mac index)參考四地物價,2014年,新加坡的指數為3.6美元、南韓則為3.47美元,台灣則僅為2.62美元,但較香港的2.32美元為高。

失 業率方面,台灣2013年全年失業率雖然下滑至4.18%的5年來新低,但仍高於香港(3.1%)、新加坡(1.8%)和南韓(3%),而且首當其衝的, 仍是年輕人。25歲以下的年輕人,為失業率最高的群體,其中20至24歲的青年,2013年的失業率飆至史上第二高的13.75%。而官方統計顯示,現今 年輕人的平均工資為2.3萬台幣,上班族妤容笑言︰「現在才發覺我有25K原來很幸福。」面對島內經濟發展疲弱,2012年總統大選以「經濟牌」掛帥的馬 英九政府,近年亦積極與大陸協商,簽訂ECFA的後續條款,包括去年6 月於上海簽訂的《服務貿易合作協議》(服貿協議)。

台灣經濟部次 長卓士昭接受本刊專訪時,援引中華經濟研究院的《服貿效益評估報告》,指出服貿協議對台灣服務業總產值可增加4億美元(約新台幣120億元),輸出中國大 陸產值增加4.2億美元(約新台幣126億元),台灣輸出到中國大陸有4倍優勢,對台灣整體經濟的發展有很大的助益。

中華經濟研究院的報 告亦指出,台灣服務業總就業人數,會因服貿協議,增加11380至11923人,增幅約為0.15 %至0.16%,商品買賣業的就業人數增長最多,約有5000人,而公共行政、教育、醫療等專業,就業需求亦可增加2000多人。卓士昭說︰「服貿可以讓 年輕人到中國工作,不只領22K,還可以領32K、42K、52K。」不過,前經濟研究所所長陳博志接受訪問時卻擔心,雙邊開放市場,變相令大陸資本,攻 佔台灣主市場,影響台灣本土中小企︰「我們台灣的烤鴨很好吃,但北京的烤鴨更好吃!我們台灣的包子,能比得上『狗不理』的包子嗎?」

「中 國的『全聚德』(連鎖烤鴨店)在台灣做不下去,『譚魚頭』也做不下去了,台灣人不喜歡它們的味道,」卓士昭透過本刊反駁,台灣早於2009年對大陸開放餐 飲業,但來了13家陸企,全部鎩羽而歸。「相反我們的85℃、王品台塑,在中國大陸很成功,不斷開分店。他們也不是大企業呀,所以說服貿只對陸資有利、只 對大財團有利,是不實的指控。」卓士昭解釋,在服貿協議中,大陸對台灣的承諾有80項是「WTO plus」,也就是比大陸對台灣開放比WTO會員更優惠的條款,而台灣對大陸的承諾中,有23項卻是「WTO minus」,即不如台灣已承諾其他WTO 會員的待遇︰「電子商貿、電腦服務、旅行社,其實是台灣很強的地方,而且台灣的服務業本來就很強,不應該害怕陸資競爭。」

兩岸服務貿易 協議,大陸向台灣開放80個行業,而台灣亦將對大陸開放金融、運輸、娛樂等64個行業。台灣一家美容業中小企「星采星和醫美診所」的總經理張偉弘則認為, 台灣本土的美容業,雖然資金較陸資企業緊絀,但勝在服務較大陸的相對貼心和專業,而且相對便宜,認為兩岸開放,對台灣業界更為有利︰「大陸的美容院確實是 很大、設備很先進、賣很多廣告,但相對的,他們的成本高,服務價格也比較高,反而不及台灣的中小型美容院便宜。」自2009年開放大陸旅客來台後,「星采 醫美集團」的陸客佔比不斷增加,而陸客支出對整體營業額的佔比四年間由零增長到現時約8%。該美容院 _亦由2009年兩家分店擴充到現時的九家,並打算今年在北京和上海開設醫療美容機構,由台灣醫師親自應診,「我們台灣的服務,對比大陸,相對會貼心很 多,也讓陸客更滿意,相信會有成果。」但張偉弘強調,上述的意見僅適用於美容業界,認為政府要多作研究,找出可能有負面影響的本土行業,並制定補助政策。

自 2009年簽訂ECFA後,台灣經濟部自2010年起,已準備982億元新台幣輔導、救助因貿易自由化而受影響的產業,而若被認定是因貿易自由化而失業的 勞工,亦可向政府申領補助,但由2010至今三年多,兩項的補助均沒有企業或勞工申領。「所以說我們其實在跟大陸簽署以前,已經跟台灣的業界開了多場的諮 詢會,掌握各行各業的訴求,所以說服貿協議是『黑箱作業』,對我們有點不公平。」負責與大陸協商的台灣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副主委林祖嘉接受本刊專訪時表示, 「簽署之前沒有公開說,是因為涉及兩岸談判,和其他國際協議一樣,未到真正簽署那一刻,都不知道最終成果。」他補充,去年6月與中國大陸簽訂協議後,政府 亦按民意要求,召開20多場的公聽會,闡釋政府立場。

在學生佔領立法院的第六天,台灣馬英九總統親上火線,召開國際記者會,指出台灣經濟 增長七成要靠對外貿易。但到現時,只與七個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或經濟合作協定,遠遠落後新加坡、南韓、日本與大陸,台灣出口貨品必須繳納的關稅,亦比 其他國家的貨品高出3%至7%。更指若「服貿協議」不能通過,將嚴重影響台灣加入「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TPP)與「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 (RCEP)的機會。

經濟部次長卓士昭向本刊解釋,因加入TPP有兩大條件︰第一,是必須得到美國的同意;第二,是要現時的12個國家, 都沒有一個反對。「但其中,有六個國家,第一大的貿易往來夥伴是中國;有五個國家的第二大貿易夥伴,也是中國。如果我們不簽訂「服貿協議」,這些國家會不 會因為擔心我們跟中國的關係不好,而阻止我們加入?這些機會都是有的。」

馬英九在3月22日的記者會中,重申同意將服貿協議再交立法院 「逐條審查」,但拒絕撤回。而佔領立法院的學生,亦於同日發表聲明,要求從最初的逐條審查改為完全撤銷協議。上千名學生和示威者更在當晚9時,攻佔政府的 行政機關行政院,有份參與活動的大學生鍾佩庭表示︰「我是聽完馬英九的記者會才來的,他一點都說服不到我,光是說對台灣經濟有多好?他完全不明白我們年輕 人訴求。」至凌晨2時,警方武力清場,釀成流血衝突,台灣官方指事件中逮捕了大約60人,110人受傷。

雖然總統府與行政部門,多次打出 「經濟牌」,試圖說服學生及民眾。但至截稿前,學生運動仍未有平息的跡象。學運總指揮林飛帆形容︰「馬英九根本不明白我們的訴求。」曾柏文接受訪問時解 釋,要理解台灣學生的反服貿運動,很大程度上已經超出經濟效益的討論範圍。認為學生和反對者的核心價值,主要是抗議審議程序不公,以及「他們所追求的,不 是經濟如何有利,而是在跟中國的協商過程,或者是在本土諮詢的過程中,政府有沒有把過程做得透明,讓人不致於有『黑箱作業』的感覺。」

 

台 灣《遠見》雜誌連同台灣104人力銀行、Oracle Added Value北京艾德惠研市場調查,於2009年7月,發佈一項有關兩岸年輕人價值觀調查。結果發現,65.3%台灣青年認為,大陸年輕人是主要競爭對手, 遠高於日本14.2%。而大陸年輕人則認為,最主要競爭對手還是國內年輕人(41.2%)。同一調查亦顯示,台灣年輕人的人生目標第1名是「自由自在」 (42.2%),其次是「家庭美滿」和「工作穩定」。最多台灣年輕受訪者認為「成功」的定義,是「實踐自己的興趣」,達36.2%,其次方為「擁有專業技 能」及「高薪」。可見台灣年輕人,對生活質素的重視,比工作及薪酬更高。台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劉紹華,於3月26日到學生集會現場表示,是 次反服貿的抗爭,就是年輕人對生活代價的根本關注。年輕人及學生,關心生活的品質會因簽訂服貿協議而受影響,「兩岸服貿開放的行業中,有多少行業在中國財 團進入後,會影響兩地差異的價值內涵,對台灣以人為本、以自由為本的價值造成衝擊?這些絕對不是單純的經濟事務而已,牽動的是經濟發展背後的價值之辯。」

亞 太台商聯合總會總會長潘漢唐,支持服貿協議通過,但亦對學生運動表示認同︰「你我都年輕過,都經歷過那種理想主義,我對他們的處境也是同情的。當然,我覺 得現在學生還是很理性的。」他認為,學生運動對政府「是一個教訓」,從學生的訴求當中,可以讓政府瞭解,往後必須建立一套更完善的機制,在兩岸協商的過程 中,讓民眾多溝通、參與,可能對往後兩岸溝通,以及台灣與各國簽訂協議的過程,更為有利。

arrow
arrow

    jab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